5吋螢幕搭配四核心處理器,已經變成Android智慧型手機的主流規格。其中比較高階的多採用高通Snapdragon方案,效能較低、但價格便宜很多的則是MTK方案。華為在9~10月間,推出兩款採用MT6589M、MT6589處理器的Ascend G610、G700,並把價格壓在萬元以下,對於想要使用5吋四核機預算卻有限的人來說,有了便宜的選擇。

MT6589的製程是28nm、架構為ARM Cortex A7,與高通的Snapdragon S4 Pro APQ8064、600、800在效能上有一段差距。不過此方案的優勢在於能耗較低相對省電、支援雙卡雙待,成本低也使得價格得以壓低。原本較常見於中國品牌或是白牌手機,但現在一線品牌也開始採用了,像是Sony Xperia C就是一個例子,可見MTK方案實力足以走出中國。HUAWEI這兩年的手機,大部份都是採用海思的K3V2四核心處理器,Ascend G610、G700是少數採用MTK處理器的機種。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入門的5吋四核機只要是用起來順手、不會當機,最好還可以省電就夠了。這兩款已經在對岸上市一陣子,很多版上的網友也都有自行買水貨,評價一般都還不錯...如今台灣HUAWEI終於引進公司貨,比起自行去淘寶冒險會比較安心一點。市面上大部份的5吋螢幕MTK白牌機,價格雖然便宜,但RAM大部份都只有512MB而已,G610與G700分別有1GB與2GB是其優勢。

Ascend G610與G700雖然都是5吋螢幕+四核心處理器,但規格上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像是螢幕解析度、記憶體、相機都是G700比較高階一點,而且也比較輕巧。其中G700是在中華電信通路銷售,搭配的是最近網友熱烈討論的大省方案;而G610則是在遠傳通路,也有搭配類似的省很大方案。


本次的測試重點:
◆5吋螢幕、外型大不同
◆HUAWEI Emotion UI 1.6
◆雙卡雙待單通話
◆相機比較
◆硬體與效能測試
◆電力測試

◆5吋螢幕、外型大不同


華為的手機有D、P、G、Y幾個系列,其中P系列因為超薄的設計,外型上已經逐漸走出自家的特色。然而以CP值較高的中階款G系列來說,外型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設計風格,像是G610就比較圓潤、G700比較方正,不像是HTC或三星的中低階手機,有比較高的辨識度。前幾天我在用G700的時候,朋友還以為是Sony的手機

G610與G700都有黑與白兩款顏色,我借到的G610是黑色、G700是白色,不過這兩款的顏色正面都是黑色的。螢幕下方有觸控操作鍵,沒有像是P6或Mate整合於螢幕當中,螢幕實際範圍是紮紮實實的5吋。至於按鍵的排列,由左到右為返回、Home鍵、Menu鍵,比較不同的是多工切換是長按Menu鍵(長按Home鍵為Google搜尋)。


外型比較像鵝卵石的G610,黑色款背面的材質是霧面、白色款是亮面,而G700的黑色與白色都是霧面。


側面的厚度是G700比G610薄一點(8.95mm vs 9.9mm),按鍵配置的設計也略有不同。G610的電源鍵與音量鍵都在右側,而G700是電源鍵在右側、音量鍵在左側。兩支截圖的方式,都是電源鍵 + 音量的下鍵。



機頂與機底,分別有3.5mm耳機孔與microUSB插槽,但耳機孔的位置不太一樣。



聽筒右邊都有LED提示燈,不同的地方在於,G610的30萬畫素前鏡頭是在聽筒左側、G700的130萬畫素鏡頭在聽筒右側。



背蓋都可以很輕易開啟,並且更換電池、SIM卡與記憶卡擴充。兩支手機的電池是可以共用的,容量都是2150mAh。


SIM卡與記憶卡的位置安排也不太一樣,各自標示如圖。SIM卡的規格都是miniSIM,也就是目前通稱的大卡,SIM1支援的是WCDMA與GSM,SIM2僅支援GSM。



G610的螢幕是540x960的TFT(約220 ppi),G700是1280x720的IPS(約294 ppi),若是細膩度當然G700是略優一點。之前的P6與Mate都可以自訂螢幕色溫,但是這兩種不行,若沒有Root只能瀏覽原廠預設的色溫。經過比較,G610的顏色比較偏冷一點、G700比較接近中間值,而G700的對比度也比G610高了一些。





用於瀏覽人像的時候差異比較明顯,G700的膚色表現看起來比較討喜,G610顏色稍嫌平淡。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也是一樣,G700的白底比較清澈,G610看起來有點灰灰的。



◆HUAWEI Emotion UI 1.6


G610與G700都是採用Emotion UI 1.6,操作介面與功能幾乎相同,不同的在於內建主題款式不同,以及G700多了無線鍵盤的擴充應用。既然大部份都是雷同的,我就只用G700來截圖。

Emotion UI 1.6在桌面上有預設一個整合式的小工具,利用方塊式排列,整合了時間、天氣、連絡人快捷鍵、相簿、音樂的功能。


在這個整合小工具上面長按一下,可以自訂排列與快捷鍵的組合。把下方的小工具拖曳到中間就可以,而且尺寸種類也很多。


Emotion UI跟很多中國手機的品牌一樣,取消了應用程式頁的設計,把所有的功能都放在桌面上,就像是iPhone那樣。


若是覺得應用程式太多不容易找到,可以兩兩併在一起成為資料夾,也能自訂資料夾名稱。


桌面上除了可以擺放應用程式,也可以放上小工具,比起iOS比較靈活了一點。


由於把應用程式都擺放在桌面上,若是要解除就長按拖曳到上方的垃圾桶,但並不會直接解安裝,還有一道防呆設計,會問使用者是否要解除安裝。


在桌面上按Menu,可以設定桌面、轉場效果、小工具、縮圖。


桌面上按Menu可以設定的四個功能,分別截圖如下。



在管理的資料夾裡面,G700比起G610多了無線鍵盤的功能。


G700的RAM有2GB,是少數萬元以下的手機當中,還有支援2GB RAM的5吋螢幕手機。加上Emotion UI沒有過多佔用記憶體的軟體,開機時約有將近1.5GB可以用,開了一堆應用程式後還有1GB,是相當夠用的。而G610原本就只有1GB,開機後約有500MB。


在通知區當中,有預設一些快捷鍵,但這些快捷鍵無法自訂,只能使用這些預設的功能開關。


延續支援定時開關機、網路分享的功能,但是不支援NFC傳輸與相關應用。


Emotion UI有內建幾組主題提供更換,可以換掉背景桌布、應用程式圖示、鎖定畫面樣式、鈴聲,但不像對岸版可以自行下載更新。



兩支手機操作內建的網路瀏覽器或是Chrome都很順暢,不過我覺得Chrome滑起來比較順一點。


音樂播放介面與P6相同,採用比較新的版本,不過第一次使用時要手動掃描資料夾,音樂才會出現。


與P6比較不同的是,音樂播放器裡面沒有EQ的設定,也沒有杜比手機音效,只有在音訊設定裡面有一個音效強化的功能。


在通知區與螢幕上鎖時,都有小播放器可以操作,並且會顯示專輯封面。


不用去下載第三方應用程式,華為的手機一直有內建檔案總管功能,能在手機記憶體與記憶卡之間移動、複製檔案。


圖片瀏覽器介面是公版的小改版,裡面的一些圖片應用也都差不多,沒有什麼驚喜。


圖片編輯器也是沿用公版的功能,若是要進一步的修圖或編輯,其實Google Play裡面有很多App可以取代。



內建FM Radio,接上耳機後就可以開始收聽廣播,也能選擇擴音從喇叭播放擴音出來。在右上角的選單,還可以看到錄音的設定。


至於影片播放方面,華為手機支援的影片格式很豐富,測試過了MP4、MKV、WMV、AVI、TS都可以,常見的只有MPG不支援。G700可以播放1080P的影片,而G610則是支援到720P,但有發現部份的720P/MP4檔也可以播放。


支援DLNA功能,可以透過Wi-Fi,分享在同一組網路連線下的檔案。


◆雙卡雙待單通話


G610與G700都支援雙卡雙待,不過只有單通話,無法讓兩個號碼都同時在線上。其中主號SIM1支援WCDMA與GSM、副號SIM2僅支援GSM,若是要上網的話請把SIM卡放到SIM1。像是威寶只有支援WCDMA網路,因此若是有威寶的使用者,僅能把SIM卡放到SIM1。

在插入SIM卡開機後,進入主畫面前,會偵測到有新的SIM卡,在這邊可以設定語音通話、簡訊、上網的預設SIM卡門號。


在首頁、通知區與螢幕鎖定當中,都會顯示兩個SIM卡門號的名稱,預設是顯示電信公司名稱。


若是沒有插入或是偵測到SIM卡,在開機時於通知區會顯示這樣的畫面,將其關閉以後就不會再出現。


在設定的SIM卡管理當中,可以自訂雙卡雙待的各項設定。


像是顯示的名稱可以自行更改,顯示的預覽號碼可以選擇前4碼、後4碼,或是不顯示。


雖然開機時已經可以先設定語音通話、簡訊、上網的預設門號,但SIM卡管理中也可以再自訂。


這邊要提醒一下經常出國的人,在漫遊的設定當中,若是沒有申請相關方案,記得將其關閉,尤其是SIM1的數據漫遊。


要儲存連絡人時,可以選擇存在SIM1或SIM2,但我通常都是存在Google通訊錄裡面,登入帳號後雲端隨即自動下載。


在簡訊列表當中,每則簡訊的尾端會標示為哪一個SIM卡門號的訊息。若是開啟通知區,可以更改發送簡訊的預設號碼。


打電話的時候也是一樣,可以拉下通知區,設定為SIM1、SIM2,或是每次詢問。統一將預設號碼的設定,放在通知區當中,這是在其它手機中沒見過的,我認為很人性化。


通話紀錄的列表除了全部通話清單,可以分為撥出、來電、未接清單,這幾個的清單上也會顯示是SIM1或SIM2的通話紀錄。


有來電的時候,會分別以代表SIM1的藍色、SIM2的橘色顯示,像是下面兩張就是SIM2通話中。SIM2通話中,用其它的手機測試打電話給SIM1,雖然SIM1顯示訊號為滿格,然而打進去是轉到語音信箱,也就是只支援單通話功能。


同樣的在SIM1通話的時候,若是打電話給SIM2的號碼,雖然訊號滿格,也是直接轉到語音信箱。若是兩個號碼經常都會有人打電話進來,最好還是申請一下來電捕手之類的服務,比較不會漏接。


◆相機比較


G610與G700因為價格有差異,在各方面的規格也都徹底區隔,相機也是一樣。比較高階的G700是800萬畫素/130萬畫素前鏡頭,G610是500萬畫素/30萬畫素前鏡頭。至於主要的操作介面與相機的應用都是相同的,以下都是以G700來截圖。

主要的操作選單都在左邊,由上到下分別為模式設定、特效設定、白平衡設定、細部功能設定。若是要切換錄影則是在右上角,可惜不支援邊錄邊拍。


左邊第一項拍攝模式有~單拍、全景、手動測光、HDR、美顏、微笑拍攝、連拍功能,有試過美顏模式,但沒有像自家的P6這麼厲害。



場景模式有一般、運動、人像、風景、夜景、夜間人像、劇院、海灘、風景、煙火、燭光模式,我個人覺得這邊的模式設定,用圖示的介面提醒用者會比較清楚,希望可以在改進。



G700的最高拍攝解析度為3264x2448,而前鏡頭則是1280x960。



其它細部的設定如以下的截圖~





G700的錄影規格為1080P/30fps,前鏡頭則是720P。



G610的介面與前面的截圖是相同的,只是拍照與錄影的規格不同。G610的相機最高解析度為2592x1458,前鏡頭為640x480,而錄影則是1080與480P。



以下的測試照片都用G610與G700同時比較,剛借到G610就發現於室內拍照時,白平衡自動判別不太理想,很容易偏黃,所以後來在室內拍攝食物都手動調整為鎢絲燈。G700相機很令人驚艷的在於,不只是白平衡準確,近拍時的畫質尤其銳利。不過,兩支的日拍畫質都有點被過度壓縮,光圈較大的G700還容易有油畫感。至於夜拍,兩支都有再提升的空間,不是很理想。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 G610測試

##原圖在這裡##

※ G700測試

##原圖在這裡##

◆硬體與效能測試


聯發科的KT6589四核心處理器,一共有分為MT6589、MT6589M、MT6589T三種,其中MT6589T是MT6589的升級版本,而MT6589M則是MT6589的低階版。主要差別在於MT6589M的螢幕解析度僅支援到540x960、影片僅支援720P,而MT6589的螢幕與影片都可支援至1080P。因此,處理器差異也影響到G610與G700的規格差異。目前支援MT6589T當中比較知名的款式,就是即將推出的紅米手機。

<< G610測試 >>

首先來看G610的軟體版本截圖如下~


內建的容量為4GB,實際可用約只有1.76GB而已,不過應用程式可以改安裝到記憶卡當中。在記憶卡方面,支援到32GB,但測試時發現可以支援某些Sandisk的64GB記憶卡,不是每一款都能讀取到,建議有要購買的人使用32GB較為保險。



RAM為1GB,在開機後約有500MB可以用,在入門手機當中,對於使用者來說還蠻寬裕的。


利用CPU-Z來瀏覽手機的硬體,處理器的架構為ARM Cortex-A7、處理器時脈為497~1210MHz、GPU為PowerVR SGX 544MP。


以Quadrant Advanced測試效能得到3740分,接近去年Tegra 3四核心處理器的TF201。



安兔兔測試得到的分數為13399,比起去年的四核心主流機One X與GALAXY S4都還要低一些。



以GeekBench 3測試,得到的單核分數為326分、多核分數為1030分。


在3DMARK的測試當中,Ice Storm、Ice Storm Extreme、Ice Storm Unlimited分數分別是2730、1294、2192分,比起今年的高通Snapdragon 600、800等高階幾種差異頗大。


瀏覽器的效能方面,HTML 5為1506分、METAL為436分,表現中上。



-----

接著是G700的軟體版本截圖~


G700的容量是8GB,扣掉系統執行所需空間後,使用者可用的容量大約有5GB多,雖然比起G610的1.76GB多,但也不算是很大的,準備記憶卡是必備。與G610一樣,應用程式都可以轉安裝到記憶卡當中。


測試時我用手上的每一張Sandisk 64GB記憶卡,都可以成功讀取。


前面提過G700的RAM容量十分夠用,平常開了必備應用程式後(像是Line之類的通訊軟體),大約都還有1GB左右可用。


利用CPU-Z來瀏覽手機的硬體,處理器的架構為ARM Cortex-A7、處理器時脈為497~1210MHz、GPU為PowerVR SGX 544MP,都與G610相同。


Quadrant Advanced測得的分數是3739分,比G610低了一點。



安兔兔測得到的分數是13024分,也是比G610低了一點,但是差異不大。



GeekBench 3測得的單核分數是320分、多核心是987分,也都比G610稍低。


在3DMARK的測試當中,Ice Storm、Ice Storm Extreme、Ice Storm Unlimited分數分別是3092、1511、2523分,三項分數都勝過G610,但與高通主流機也是差很多。


瀏覽器的效能方面,HTML 5為1420分、METAL為451分,與G610接近。



整體而言,大部份的跑分軟體都是G610略勝G700,可能是因為G610螢幕解析度比較低的關係。

◆電力測試


最後要進行的是電力測試,將螢幕亮度調到最高、開啓飛航模式、關閉藍牙與GPS等連線,透過Wi-Fi連上風行往的App連續看影片,直到沒電而自動關機。以往都是分為兩個階段測試,但G610與G700並未提供省電模式以比較差異,因此只有進行一般的測試。

在G610方面,從7:17開始播放直到14:04沒電而自動關機,連續播放的時間約為6小時47分。以5吋螢幕搭配僅2150mAh鋰電池的手機來說,連續上網並播放影片的電力表現令人滿意。






同時將G700進行測試,從7:17開始播放直到14:56沒電而自動關機,連續播放的時間約為7小時39分,比起G610多了將近1小時之多,以5吋螢幕搭配2150mAh鋰電池來說,同樣擁有驚人的電力表現。






◆測試心得


<< 優點 >>
◇ G700的RAM有2GB,原廠沒有太多於背景執行的軟體,使用起來綽綽有餘。而G610有1GB,以入門手機來說算是很夠用的。
◇ 電力表現不錯,雖然電池容量只有2150mAh,但播放多媒體與上網時,都比5吋1080P的高階手機更省電。在同時雙卡雙待下,也比起一般的雙卡機省電,充分發揮華為的省電技術。
◇ 雙卡雙待的設定很週到,若是想要設定預設撥號與傳簡訊,除了功能選單內,從通知區拉下來也可變更。
◇ 影片支援的格式很多元,喜歡用大螢幕手機來看影片的來說,可以省去轉檔的時間。

<< 缺點 >>
◇ G610與G700的重量分別為155g與180g,逼近某些約6吋手機的重量了,應該可以再輕一點,手感會更好。
◇ 雖然採用華為的Emotion UI 1.6,但比起高階的P系列,仍然少了一些功能,像是自訂螢幕色溫、省電模式、杜比手機音效,也沒有OTG傳輸與NFC。
◇ G610的相機白平衡不太準,有時候在室內要手動調整為鎢絲燈,不然很容易偏黃...而且G610與G700的相機快門聲音無法關閉。
◇ 雖然是四核機,不過與採用高通Snapdragon四核心的處理器比較,效能有一段差距,順暢度也是有差。兩支手機的ROM分別是4GB與8GB都是偏少的,不過App可以選擇安裝於記憶卡當中。

 

 

 

 

引用來源: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14007

arrow
arrow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