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筆電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竹電腦維修 |新竹修電腦 |新竹電腦到府維修內容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電腦維修 |新竹修電腦 |新竹電腦到府維修內容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電腦維修 |新竹修電腦 |新竹電腦到府維修內容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電腦維修 |新竹修電腦 |新竹電腦到府維修內容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電腦維修 |新竹修電腦 |新竹電腦到府維修內容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碩新一代 Transformer Pad TF710T華碩新一代 Transformer Pad TF710T華碩於今日推出搭載 NVIDIA 繪圖晶片的新一代產品,包含 Transformer Pad TF710T 以及 G750 電競筆電。預計要以全新的效能表現,奪取消費者的芳心。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谷歌聯合惠普正式推出全新11.6英寸筆記本Chromebook 11。它配有一塊解析度為1366 x 768的11.6英寸IPS屏幕,擁有高達176度的視角,亮度也達到了300nits。身採用塑料以及鎂合金材料製成,重2.3磅。配置方面,搭載了三星Exynos 5250處理器,擁有2GB內存和16GB的存儲容量,附帶一塊30Wh的電池,理論續航時間為6小時。此外,Chromebook 11還配備了雙頻WiFi、藍牙4.0以及Verizon的LTE 4G技術,機身設有2個USB插口,一個Micro-SIM插口和一個供充電用的micro USB插口,同時還擁有一個可以點擊的觸摸板以及一塊VGA攝像頭。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NY 在 2013 年將旗下 VAIO 系列筆電進行大規模的整合與型號更動,並以 Fit、Pro、Duo 與 Tap 做為系列筆電命名,這四大系列的 VAIO 筆電也各具特色,有傳統筆電設計風格的 Fit、時尚輕薄的 Pro、輕滑螢幕上蓋的 Duo 與同樣可在筆電與平板電腦雙模式間切換的 Tap,這次要在小惡魔總部進行測試的則是全新 SONY VAIO Tap 11 筆電,搭載 11.6 吋觸控螢幕,附上與 Duo 系列相同的極智觸控筆,並採用磁吸式無線鍵盤配置,讓使用者在攜帶或使用上更為便利,Tap 11 內建 Intel Core i5 系列處理器、4GB 記憶體、128GB 儲存容量等標準筆電硬體規格配置,從最初的接觸看起來,這款 SONY VAIO Tap 11 擁有平板電腦的高攜帶性與使用體驗,但也擁有筆電所能提供的堅實效能。


這次的筆電為測試機,因此在外盒包裝上並沒有印上產品名稱與型號等相關字樣,但內裝筆電產品為正式機種,這部份要跟各位說明一下。


往上開啟外盒後就可以看到筆電本體與相關配件。


清點一下盒內相關配件,包含主機本體、磁吸式無線鍵盤外,還有專用變壓器、觸控筆架與觸控筆等配件。


極智觸控筆和之前測試過 Duo 13 的觸控筆相同,但這次還附上了專用筆架,觸控筆部分也有附上另外一個硬式觸控筆頭,電池則是早就裝入觸控筆中。


觸控筆上兩種大小的機械式按鍵,相信大家應該也不陌生。


專用變壓器還是維持一貫的分離式纜線設計。


也配置另外一組 USB 連接埠供其它行動裝置進行充電,算是相當便利的設計。


變壓器的輸出電壓在筆電端上為 19.5V/2.0A,而在側邊的 USB 連接埠則為 5.0V/1.0A。


變壓器含電纜線的總重量則為 226g。


Tap 11 可分為螢幕主機本體部與磁吸式無線鍵盤,並非採用拆卸式設計是這款筆電最大的特色,使用者可以在筆電或平板電腦兩種操作模式進行切換。


先來看磁吸式無線鍵盤,搭載全尺寸鍵盤與觸控板,是常見的筆電鍵盤配置。


無線鍵盤的型號為 VGP-WKB16,搭載 82 鍵鍵盤顆粒,並採用 19mm 鍵距與 1.1mm 按鍵高度設計,原本以為敲擊起來的手感會比較淺,但實際使用並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回饋感還算不錯。


鍵盤的右上角則有狀態指示燈與電量指示燈,右方則可以看到鍵盤啟閉開關與觸控板啟閉開關,最後則是磁性裝置,至於無線鍵盤的充電方式也相當簡單,在充電時將無線建盤吸附在主機本體上,就會同步進行充電。


觸控板分為全平面觸控板與下方機械式按鍵兩個部份,觸控板上有防滑的小顆粒,不影響使用時的靈敏度,另外還支援手勢操作。


鍵盤背側可以看到淡淡的金屬髮絲紋路,此外並沒有太多多餘的配置。


右下角則有電量指示燈配置。


左上方可以看到 SONY 品牌字樣,為標準的白色配色。


這個磁吸式無線鍵盤算是相當輕巧的設計,實測重量僅有 289g,不過無法像市面上可拆卸式筆電一樣可以提供額外的電力,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磁吸式無線鍵盤的厚度則約為 4.67mm。


擁有 11.6 吋鏡面螢幕配置的就是主機本體,採用 LED 背光、電容式觸控螢幕與 OptiContrast 面板。










令人好奇的真實螢幕解析度最高為 1920 X 1080 Full HD,搭配 SONY 獨家 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技術,用來欣賞照片或高畫質影片也不用擔心畫質呈現的問題。


和磁吸式無線鍵盤上搭配的是另外一個磁性安裝插槽。


螢幕正下方則有機械式 Windows 功能按鍵,同樣使用鏡面透明感設計,但這個按鍵需要花比較大的力氣才有作用,並不算太好按,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機身前方的攝影機為 0.92 百萬像素的 HD 網路攝影機,拍攝解析度最高達 1280 X 720,並支援 SONY Exmor R for PC 技術。


機身上側有充電指示燈,一旁則有使用保護蓋蓋住的 I/O 端子。


內有 micro SD 記憶卡插槽,支援 SDHC、SDXC 格式記憶卡。


記憶卡插槽的旁邊可以看到內建雙聲道麥克風。


散熱孔則位於機身左上角處。




機身左側的 USB 3.0 連接埠支援充電功能,另外可以看到 micro HDMI 輸出埠,同樣擁有保護蓋裝置。


電源輸入插孔則配置在機身左下角處。


機身右側則可以看到麥克風/耳機複合式音源插孔、電源啟閉開關與獨立音量大小控制按鍵。


Tap 11 的機身背蓋有著一體式簡約設計風格,採用霧面黑色配色看起來很有質感,這邊跟各位說明一下 Tap 11 另還有白色配色機種,背蓋部分就是採用相同的白色配置。


後側攝影機則為有效像素 7.99 百萬畫素攝影鏡頭,拍攝解析度最高為 3264 X 2448,支援 SONY Exmor RS for PC 攝影技術,關於拍照部分在下方則有實拍與功能介紹。


對應到上方記憶卡插槽處,可以看到獨立的 ASSIT 協助功能按鍵,另外還有 NFC 功能感應區。




左右兩側的開孔為內建立體聲喇叭位置,支援 SONY S-FORCE Front Surround 3D、Clear Phase、xLOUD、ClearAudio+ 模式、VPT、Voice Zoom 及 Sound Optimizer 等多項音效相關技術。


觸控筆的筆架安裝則位於背蓋的右上角處。


安裝完後大概就如圖中所示,但一但安裝筆架後就無法使用 USB 與 HDMI 的連接埠,要將筆架拆卸後才能使用,算是比較麻煩的設計。


直接將觸控筆裝入筆架後就比較方便攜帶與使用,筆架算是相當穩固不太會脫落。


由於筆電與鍵盤為各自獨立設計,為了讓使用者有著筆電的使用體驗,特別在背側設置可收納的螢幕支撐架,當然也可以在平板電腦模式下使用,便於觀賞影片或瀏覽網頁時使用。




支撐架為無段式調整設計,使用者可以依照個人使用習慣進行調整。


不論是以筆電或平板電腦的角度來看,這款 Tap 11 都算是相當輕薄,實際拿起來也不會感到笨重感。


主機本體最後處經實際測量後為 10.07mm。


主機本體含電池的實際重量為 745g,不到 1Kg 的機身重量,對於攜帶時的便利性有著加分的效果。


加上筆架與觸控筆的總重量則為 766g。


測量裝上無線鍵盤的實際厚度大約為 14.25mm,並沒有增加太多的厚度。


筆電加上無線鍵盤再加上觸控筆與筆架組的實際重量約為 1.055Kg,也比起同尺寸一般筆電設計來得輕巧許多。


看完外觀介紹後,當使用者第一次開機時,就會看到和以往不同的開機畫面,SONY 在 Tap 11 中內建許多專屬的應用程式,包含之前測試中常見的掃描全能王、搭配觸控筆使用的 Note Anytime for VAIO、VAIO Care 等,當然本款筆電新增的應用程式是本次測試介紹的重點,至於之前曾經出現過的應用程式就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中。




VAIO Paper 是一款用來記事的應用程式,使用者透過手指觸控或觸控筆都可以進行書寫,有點類似像是 Note Anytime 的應用程式,但操作介面比較簡單一些。


VAIO Clip 依照字面上的解釋,其實就是一款可以裁剪照片的應用程式,可以將內建的圖片或照片檔進行裁剪,然後再匯入記事軟體進行編輯。


選擇圖片媒體櫃中的任何一張照片都可以進行裁剪的編輯。


裁剪的方式有矩形、圓形、隨意形與邊緣偵測共四種,也可以進行全螢幕擷取,但好像就失去裁剪的意義了~~




大致上裁剪完後,在儲存檔案之前還可以進行細部的編修,確定之後就會可以存至獨立的圖片資料夾中。


另外這款 Tap 11 還提供目前智慧型行動裝置都有的遙控器應用程式,SONY 稱為 VAIO 遙控器,是說這個名字取得並不是太好,因為這個應用程式也可以操控別家品牌的影音設備,叫做 VAIO 遙控器似乎有點限制只有本家產品才能使用的感覺,這單純只是題外話,這個應用程式是透過紅外線進行遙控。


包含電視在內,有線電視盒、無線電視盒、藍光播放機甚至是 iPod 專用的喇叭底座等,只要有支援紅外線遙控功能的影音設備,基本上都包含在這款應用程式中。


當然製造商(或是品牌)也是包羅萬象,就連台灣不曾看過的品牌也都包含在內。


使用者也可以選擇要如何操作影音設備,例如調整音量、調整音量與頻道,或是適合喇叭底座的音量與播放內容控制等都可以自行選擇。


在最後的步驟中則可以進行圖示變更或面板變更,主要是用來識別每個設定裝置。




可以看到也提供不少裝置圖示與操作面板顏色供使用者更換。


內建相機應用軟體還是延續之前的 ArcSoft Camera for VAIO,是一款操作簡單的拍照軟體,左方為圖庫與設定選單、右方則為快門鍵、相機鏡頭切換等功能操作按鍵。


後置鏡頭最大提供的相片解析度為 3264 X 2448 4:3 的規格。


下方的設定則可自動或手動調整對焦、白平衡、曝光、亮度、對比度等相機功能。




另外也提供包含普通模式在內的不同拍攝模式,但可惜的是無法使用濾鏡等特效效果,不然拍照起來會更有趣味一點。


點此觀看原圖


點此觀看原圖


點此觀看原圖


點此觀看原圖


點此觀看原圖
這邊也提供後置攝影鏡頭的實拍圖給各位參考,每張圖的下方也提供大圖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入看看,在實拍時均是用自動模式進行,個人是覺得在拍照功能部分,一直以來都是這類型筆電的弱點之一,如果要讓使用者可以擁有更多的使用體驗的話,在拍照功能部分還是需要加強。


效能測試的部分,先看到的是 CPU-Z 電腦資訊軟體,Tap 11 搭載 Intel 第四代 Core i5-4210Y 1.50GHz 處理器,採用 Turbo Boost 技術,最高可至 1.90GHz,並搭配 3MB L3 快取記憶體。


主機板部分也可以看到是使用 Intel Haswell 晶片組。


雙通道架構下提供內建 4GB DDR3L SDRAM 記憶體,由於採用 on board 內嵌設計,因此最大僅支援到 4GB 記憶體容量,無法再進行擴充。


這邊雖然無法看到是哪一顆內建顯示晶片,但與原廠確認過為 Intel HD 4200 顯示晶片組。


處理器的效能,先來看到 CPUmark 99 所測得的處理器效能為 318 分。


Nuclearus Multi Core 處理器測試軟體所測得的分數為 7449 分,與過去測試過 i5 系列低電壓處理器比較起來是低了許多,其中 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4641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6143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8759 分,主要落差比較大的地方就是多線程速度表現有點差強人意。


內建硬碟是效能中比較可以放心的地方,採用 SAMSUNG 製造的 SATA III SSD 固態硬碟,儲存容量僅有 128GB 似乎有點不太夠用。


CrystalDiskMark 雖然測得平均 515.7/130.3 MB/s 讀寫速度表現,但在 4KQD32 測試環境下所得到的結果似乎不太好。


ATTO Disk Benchmark 的平均讀寫速度為 540474/130731 MB/s。


AS SSD Benchmark 硬碟測試的效能總分為 721 分,算是中高等級的效能表現,平均讀寫速度為 501.41/124.15 MB/s。


由於 Intel HD 4200 顯示晶片太新的關係,使用 GPU-Z 軟體還是看不到詳細資訊。


那就直接來進行圖形效能的測試,CINEBENCH R10 中 OpenGL 效能分數為 5273 分,和過去測得的內顯效能分數差不多,並沒有太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測試的處理器效能,單核心效能 3665 分、多核心效能則為 6459 分。


CINEBENCH R11.5 的 OpenGL 測試結果則為 10.37FPS,與相同系統的規格比較起來,還是有偏低的情況發生。


處理器的效能分數則為 1.60PTS,同樣在相同硬體架構的產品中,效能表現也不算太過突出。


遊戲效能測試僅進行 Street Fighter IV 的測試,因為要內顯處理中高階以上等級的遊戲,是比較吃力的要求,將螢幕解析度設置在 1920 X 1080 並開啟全螢幕,同時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所測得的效能結果為 RANK E、6231 分與平均 22.88FPS,表現並不算是太好。


接著我將螢幕解析度下修至 1360 X 768 後,遊戲效能則稍有提升至 RANK D、7729 分與平均 33.93FPS 的成績,因此如果一定要在這款筆電上玩遊戲,只能將螢幕解析度調低,並將遊戲特效設定至初階模式,才能確保遊戲能夠順暢的進行。


電腦綜合效能分數,當然要先來看 Windows 的體驗指數,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在圖形效能與記憶體效能部分表現比較不佳。


CrystalMark 2004R3 的電腦綜合效能分數總分則為 133963 分。 


PCMARK 7 效能測試結果為 3556 分。


PCMARK 8 HOME 家庭測試模式下為 2052 分。


PAMARK 8 Creative 創造力測試模式下,則同為 2052 分。


最後則是 Work 工作測試模式下,效能分數則稍有提升至 3613 分。


由於是筆電硬體架構,Tap 11 也搭載了散熱孔等配置,在小惡魔測試區的環境溫度為 24.9 度。


在 AIDA 64 的系統穩定度測試軟體中,也勾選硬碟與 GPU 兩項來進行燒機測試,在待機時的處理器溫度大約在 44 度左右,硬碟溫度則保持在 30 度。


在待機時左上方散熱孔的溫度會提升至 25.6 度,並以緩慢的速度增加。


當測試軟體運作約 30 分鐘後,處理器的溫度提升到 52 度左右,至於硬碟溫度則來到 35 度。


在 30 分鐘的時間,散熱孔的溫度提升至 38.9 度左右,並未超過 40 度的溫度。


來看一下相關的總結平均資訊,處理器平均溫度為 52.8 度,另外硬碟的平均溫度則有 34.3 度。




雖然在電池續航力測試前,有將電源管理模式切換至平衡模式,並照著以往的設定進行測試,但這次借到的 Tap 11 說怎麼樣都不讓 Powermark 測試軟體正常運作,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之後會再跟原廠確認並補上相關電池續航力測試,但這邊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下實際的使用狀況先供各位參考,就一天日常不連續使用的情況,包含瀏覽網頁、觀賞網路影片、拍照、上傳照片等使用情境,在一天過後的電量大約還有 30% 左右,個人是覺得以筆電的硬體架構來說還算省電。


▲ 最後來看看 Tap 11 的開機速度,從完全關機到開機能使用的時間約為 13 秒,在 SSD 固態硬碟的加持下,開機速度表現算是相當夠水準。

【總結與心得】
SONY VAIO Tap 11 與一般常見的 Windows 8 觸控筆電比較起來,確實擁有它獨特的產品設計,磁吸式無線鍵盤的搭載雖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我們在 Surface 平板電腦上就看到類似的設計,讓使用者不需要太在意是否有攜帶鍵盤的必要性,也由於無線鍵盤並不能提供額外的電力,加上隨機還搭載觸控筆,如果有大量打字需求的朋友,個人才會建議攜帶鍵盤出門,不過無線鍵盤其實對於機身厚度與重量上的影響不大,像我就發現其實無線鍵盤可以當作螢幕保護蓋使用,但這邊就不得不小小抱怨一下,這個磁吸式設計實在不太穩固,輕輕一碰就會移動或是脫落,如果設計的在穩固一些,對於使用上的幫助會更大一點。

屏除無線鍵盤不提的話,其實 Tap 11 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平板電腦,輕薄的機身設計對於攜帶上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在薄型機身上還建置 USB 3.0、HDMI 等端子連接埠,則保有筆電的硬體架構,前後鏡頭的搭載讓這款筆電又更像平板電腦一點,但即便有相機應用軟體加持,但無法像平板電腦有著那麼多的這照相模式變化,則又讓這款產品又接近筆電一點;觸控筆則是提供使用者在筆電及平板模式外的另一種操作模式,不論用來記事或是繪圖都相當方便,甚至也可以用觸控筆使用內建軟體來進行照片編修等生活紀錄。

雖然保有平板電腦的輕巧與高攜帶性,但骨子內 Tap 11 卻擁有筆電的硬體規格架構,在整體效能的呈現上,比起平板電腦來說確實有好上一些,比較可以改進的地方應該就是記憶體部分,如果能將最大支援容量提升至 8GB 或許會好一點,但這樣的架構下所帶來的另外一項困擾,應該就是電池續航力的問題,平板電腦動輒不連續使用的待機時間最少也有個一天半至兩天,但實際使用這款筆電後,大約一天多的使用時間就得為產品進行充電,這點是比較比不上平板電腦的地方,不過這算是非戰之罪,倒也不需要太過嚴格。

總而言之,SONY VAIO Tap 11 是一款兼具攜帶性與實用性的筆電產品,即便寫到這邊我還是覺得它比較像是平板電腦,但畢竟筆電還是筆電,總是有與平板電腦不太一樣的風貌...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Win8觸控體驗、家用影音娛樂筆電

從IBM到Lenovo一直傳承著其特殊優秀的黑色血統,黑色讓人有種專業沉穩的感覺,這款Lenovo推出的G500S Touch也不例外的承襲黑色血統,搭配15.6吋HD(1366X768)的觸控螢幕,在Windows8的加持下,觸控螢幕帶你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體驗,內建杜比先進音頻技術(Dolby Advanced Audio V2)的音效,螢幕也支援FHD,用G500S Touch來看HD電影那將是一大享受,CPU為中階的第3代i5-3230M處理器,內建獨顯為Nvidia最新的GeForce® GT 720M DDR3 2GB,強大的處理能力滿足在文書處理、上網、看看影片應付遊戲有綽綽有餘。很適合放在家中的影音娛樂筆電。小編將整台筆電的硬體解析,作一系列的測試,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電腦維修|新竹修電腦|廣宇電腦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電的發展自從進入成熟階段後,電競筆電成為市場一個新的分線。電競遊戲本質就是一個耗費效能的應用,因此要定位為電競筆電,暴力效能是最大的重點。全球知名主機板廠商,同時也是台灣本土品牌技嘉科技最近準備上市兩款電競筆電,規格都大有來頭,要讓玩家一次效能到位。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今年 COMPUTEX 大展就已經亮相的 ASUS 全新 G SERIES 遊戲筆電,終於即將在台灣地區上市販售,對於許多熱愛玩遊戲的使用者來說,無非又是一個讓荷包大失血的選擇之一,全新 G SERIES 遊戲筆電針對硬體規格配置不同,共推出 G750JH 與 G750JW 兩款機種,這次進入小惡魔筆電測試區的則是代號 G750JH 的頂級系列,搭載 Intel 第四代 Core i7 處理器、16GB 記憶體及 1TB HDD + 256GB SSD 儲存硬碟,不過最令人在意的還是搭載 NVIDIA GeForce GTX 780M 獨顯,此外 G750 除了搭載 USB 3.0 連接埠外,還搭載終於在 PC 解禁的 Thunderbolt 連接埠,從硬體規格與機身配置來說,這款 G750JH 確實可以名列頂級筆電之列。


簡單為各位介紹一下箱內的各式配件,扣掉裝入筆電的外盒不算的話,隨機還附上專用後背包、滑鼠與耳機麥克風等周邊配件。


專用的後背包上方印有 ROG 的字樣,可以放入筆電、變壓器等周邊配件,會附上後背包的原因,應該是要減輕攜帶時的重量...


先前 ROG 系列筆電都會附上的耳機麥克風,在 G750 中也可以看到這項隨機配件。


同樣也由知名電競周邊製造廠商 steelseries 所製造的產品。


盒內有耳機本體、麥克風裝置連接線、獨立音量控制裝置與使用說明書。


獨立音量控制裝置透過 3.5mm 端子與接頭連接耳機,可以直接在線材上控制音量大小。


控制音量大小採用轉盤式的調整盤。


指向性麥克風上還有可夾於衣物上的夾子,同時也附有獨立的麥克風啟閉功能推桿。


最後來看到的是隨機附上的滑鼠,要跟各位說聲抱歉,因為是測試機的關係,所以外盒包裝有一點損壞,還請各位見諒...


同樣與之前 G 系列筆電附上的滑鼠相同,同為有線滑鼠的設計。


上方滾輪後方還設置有調整靈敏度的 DPI 按鍵。


拇指放置處用了防滑的橡膠材質,提供不錯的使用手感,另外也提供上下兩顆快捷按鍵。


G750 外盒使用頗有科技感的設計風格,也可以看到筆電的外觀設計。


外盒側邊則有這款筆電的詳細硬體規格,這邊也翻拍供各位參考。



不免俗的進行簡單的開箱儀式,安裝筆電的防塵袋上也印有 ROG 的字樣。


箱內包含主機本體、保固卡、使用說明書、整線束帶與專用變壓器。


專用變壓器為分離式纜線設計,變壓器大小雖然有進行縮小,但比起一般筆電來說還是大上許多。


由台達電子製造的變壓器,提供 100-240V~3.2A/50-60 Hz 輸入電壓;19.5V/11.8A 輸出電壓。


實際測量專用變壓器的重量為 953g,接近 1Kg 的重量對於攜帶性來說是不太輕鬆。


G750JH 延續先前 G 系列充滿霸氣的機身外觀設計,純黑配色更有一種沉穩的感覺。


ASUS 品牌 Logo 的金屬銘牌搭配下方 Pick 造型的 ROG 系列標幟,機身則採用了防污的霧面塗層。


G 系列的機身設計概念源自於戰鬥機,這一點從機身尾端就可以看出端倪,個人覺得是滿帥氣的~~


機身側邊則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機身線條。




機身右側配置有耳機、麥克風音源插孔、兩組 USB 3.0 連接埠、Thuderbolt 連接埠、HDMI 端子、RJ-45 有線網路插孔、VGA 端子與電源輸入插孔。






機身尾端從正面視角看起來也是霸氣十足,搭配兩個有如戰鬥機噴射引擎的散熱孔。






機身左側則配置有防盜鎖孔、兩組 USB 3.0 連接埠、DVD Combo 光碟機與 SD 記憶卡插槽,使用者另外還可以選擇 BD 藍光播放機或 BD 藍光 Combo 光碟機。


機身前端比起尾端來說雖然比較薄型一點,但還是有一定的厚度存在。


各電腦與電量狀態指示燈位於此處,另外還配置一個凹槽讓使用者方便開啟螢幕上蓋。


機身底部雖然可以看到保護蓋,但整體來說還算清爽,不會有貼滿狗皮膏藥的感覺,具有角度感的機身設計則是為了打造符合人體工學的機身。


右下角處則有 ASUS 稱為鷹眼造型的重低音單體喇叭配置。


可拆卸式的充電式鋰電池附有拆卸推桿。


電池容量為 5900mAh,88Wh,如果真的要攜帶外出使用的話,也能提供一些電池續航力。




機身底部的四個角落分別有突起的防滑裝置,另外也提供機身架高使用,可以增加整體的散熱性。


在主要底板處則設計了一個橡膠蓋可以開啟,內有螺絲可進行拆卸底板。


這塊底板內部則是雙硬碟插槽與記憶體插槽的位置。


內建 16GB 的記憶體外,還可以讓使用者再增添兩組記憶體,最大可支援到 32GB。




打開螢幕上蓋後,則可以看到 17.3 吋的筆電螢幕,採用 AGFHD LED 背光,提供 1920 X 1080 真實螢幕解析度,但如果可以支援到 QHD 2560 X 1440 解析度的話似乎更有看頭一點...


螢幕正上方有倒三角形造型的 HD 視訊鏡頭,搭配雙矩陣式內建麥克風。

這邊我也進行內建麥克風與外接麥克風的錄音測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下面檔案進行聆聽,基本上兩個裝置的收音效果都不錯,但仔細聽過之後,外接隨機附上的 Steelseries 指向性麥克風,對於環境噪音的影響較小。
(內建麥克風錄音測試檔案)
附加壓縮檔: 201309/mobile01-d500ba6604898d0fe1ce1092169a455b.zip

(外接麥克風錄音測試檔案)
附加壓縮檔: 201309/mobile01-568ee39cf97768593861aabd2ce9b93f.zip


標準六列式鍵盤配置,另外還有獨立的數字按鍵鍵盤。


電源啟閉開關則位於鍵盤的右上角,同為倒三角形設計,主要是要符合 ROG 的品牌形象,有點立體的按鍵設計看起來也相當有科技感。


孤島式鍵盤配置提供 2.5mm 的鍵程設計,敲擊時的回饋感相當足夠,搭配白色光源的鍵盤背光,可以說是使用便利性上的一個重要指標。


G750JH 的四向方向鍵並非像一般筆電一樣按鍵顆粒較小,且會設置在眾多按鍵裡面,為了讓遊戲玩家能夠順手的使用方向鍵,特別採用獨立式設計。


獨立的數字鍵盤,在數字 5 的地方還特別用了突起裝置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定位。




仔細看機身內部的構造,在鍵盤與觸控板等操作部位是有點下凹的設計,這也是為了符合使用時的人體工學,在機身處也可以看到金屬髮絲紋設計。


觸控板雖然非常見的全平面式設計,但可以使用的範圍算寬敞,搭配手勢操作與多點觸控,如果不是玩遊戲的話對操作上來說也很便利,下方的機械式按鍵則使用剪刀腳式設計,按壓的回饋感也算不錯。


之前測試 ASUS 筆電介紹過的 Smart Gesture 設定軟體,可以進行各項手勢操作與觸控板下方案件的設定,這邊就不詳細介紹。


螢幕上蓋可開啟的角度大約是 120 度左右,搭配機身前低後高的設計,在使用上也算舒適。


另外在按鍵與螢幕的角度上,ASUS 也用了符合人體工學的 5 度角設計,可讓使用者的手和置腕處較為服貼,據官方表示在長時間使用上比較不容易痠痛。


這款 G750JH 內建的特別功能,基本上和過去測試過的 ASUS 筆電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支援 PowerShare 的 USB 連接埠,也可以進行相關的充電功能設定。


特別設置的華碩安裝精靈軟體,則可讓使用者管理各項應用程式與驅動程式,並可以進行更新。








ASUS 獨家的 Power4Gear Hybrid 軟體,從第二代 Intel 處理器機種就開始內建於筆電內,可調整的功能也由原本的四項(高效能、多媒體、平衡與影音),簡化至目前最常用的高效能與省電兩種,不過既然這款筆電的硬體規格那麼高,就將高效能模式常駐吧!












由於搭載 NVIDIA 新一代行動顯卡,因此近來大力推廣的 GFE 軟體當然也內建在筆電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更新顯卡驅動程式,並且針對筆電內安裝的遊戲進行最佳化的設定。




正式進入效能測試,搭載 Intel Core i7-4700HQ 2.40GHz 處理器,搭配 6MB L3 快取記憶體,處理器為 4 核心 8 線程架構。


主機版則為 Intel 最新 Haswell HM87 晶片組。


內建雙通道架構 16GB 記憶體,為 DDR3L 規格,此一規格並不與 DDR3 相容,還請各位在購買記憶體前要先詢問詳細規格。


圖形顯示部分當然就是讓人期待的 NVIDIA GeForce GTX 780M 顯卡,並沒有搭載內顯晶片。


AIDA 64 中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結果。


CPUmark 99 所測得的處理器效能分數為 555 分。


另外看到 Nuclearus Multi Core 處理器測試結果為 21511 分,可以看到在多線程速度上獲得 28500 的高分,是處理器表現較為搶眼的地方。


內建雙硬碟配置的 G750JH,在用於資料儲存的 HDD 採用的是 1TB/5400RPM/SATA III 架構的硬碟。


而用於安裝系統的 SSD 則為 256GB/SATA III 架構的固態硬碟產品,同時能滿足儲存容量與效能兩項需求,是 G750JH 最大的賣點之一。


用 AS SSD 來針對 SSD 進行測試,所得到的效能分數雖然沒有破千,但也有 976 分,平均讀寫速度為 495.04/421.04 MB/s(讀取/寫入)。


接下來的測試都會分別針對 HDD 與 SSD 進行,ATTO Disk Benchmark(SSD):523776/432960 MB/s(讀取/寫入)。


ATTO Disk Benchmark(HDD):103244/102652 MB/s(讀取/寫入)。


CrystalDiskMark(SSD):510.4/422.6 MB/s(讀取/寫入)。


CrystalDiskMark(HDD):105.8/105.5 MB/s(讀取/寫入)。


使用 GPU-Z 來看詳細的顯卡資訊,GTX 780M 採用的是 4GB GDDR5 的獨立記憶體,GPU 時脈則來到 771MHz。


CINEBENCH R10 的 OpenGL 圖形效能分數則有 6827 分,額外測試的 CPU 效能,在單核心測試下為 6348 分、多核心測試下為不錯的 23386 分。


CINBENCH R11.5 測試軟體的 OpenGL 圖形效能則有 59.72 FPS,如果看到下方的排行榜數據,在截稿前還位居類似規格配置中的第一名。


至於 CPU 效能分數則來到 6.79 分,也算是不錯的效能分數。


3DMARK 的圖形與遊戲效能測試,會針對不同硬體配置進行物理與圖形多方面的測試,讓使用者可以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裝置適合進行何種等級的遊戲。


在入門等級的測試環境下,獲得 118634 分的高分。


中階等級的測試環境也有 17472 分。


高階等級的測試環境下,也有不錯的 4665 分。




針對入門測試環境所設置的 Extreme 模式,測得 107293 的效能分數。




高階測試環境所設置的 Extreme 模式,測試的結果也有 2306 分。


3DMARK 11 Entry 測試環境:9851 分。


3DMARK 11 Performance 測試環境:7207 分。


3DMARK 11 Extreme 測試環境:2647 分。


3DMARK VANTANGE Entry 測試環境:49548 分。


3DMARK VANTANGE Performance 測試環境:25690 分。


3DMARK VANTANGE High 測試環境:20224 分。


3DMARK VANTANGE Extreme 測試環境:15133 分。


從上方的各個圖形與遊戲效能測試軟體,大概就可以總結這張 GTX 780M 顯卡,絕對可以應付目前市面上各款遊戲或繪圖處理上的需求,至於針對遊戲效能上的表現,就先從 Unigine Heaven DX11 Benchmark 來看看,我將測試環境設定在全螢幕 1920 X 1080 解析度,並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及關閉垂直同步功能。


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1275 分,平均的 FPS 則來到 50.6,算是相當不錯的測試結果。


惡靈古堡六的遊戲測試中,則得到少見的 RANK S 的等級評價,效能分數則為 9197 分。


Street Fighter IV 在全螢幕 1920 X 1080 解析度下,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測得 30462 分、平均 345.08FPS 與 RANK A 的效能結果。


同樣的測試環境下,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也有不錯的 17231 分、平均 245.01FPS 與 RANK A 的測試結果。


最後開啟最高的 C16xQAA 反鋸齒模式,則得到 13584 分、平均 195.70FPS 與 RANK A 的測試結果。


S.T.A.L.K.E.R: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在 DX11 與全螢幕 1920 X 1080 解析度的測試環境下,並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進行測試,在遊戲特效等級 Medium 的情況下,各測試模式的平均 FPS 均有超過 100。


同樣的測試環境下,將遊戲特效等級切換至 High 的情況下,在夜間模式測試的平均 FPS 則降至 100 以下。




同樣的測試結果則表現在遊戲特效等級切換至 Extreme 與 Ultra 的情況下,但實際上所測得的結果差異性並不會很大。


最後用 Final Fantasy XIV 來進行遊戲效能測試,這邊也同樣將螢幕解析度調整至 1920 X 1080,但並沒有全螢幕的設定,在各測試模式下均開啟 4X 反鋸齒模式,在 Medium 的特效等級測試獲得 11952 分的高分。


High 的特效等級測試則也有 8044 分的效能分數。


最後是 Maximum 特效等級環境下,也有 6005 不錯的效能表現。


電腦綜合效能測試,則先來看到 CrystalMark 2004R3 測試軟體,總效能得分為 331878 分,在各項硬體效能表現上都很夠水準。


PCMARK 7 的效能測試分數則來到 5734 分,也算是不錯的效能分數表現。


AIDA 64 中的系統穩定度測試,G750JH 在待機時的硬碟溫度為 26 度,處理器的溫度則在 43 度上下。


測試軟體運作約 31 分鐘後,可以看到 CPU 的溫度提升至 83 度上下,至於硬碟溫度由於在開始測試後就失去測試數據,因此無法提供給各位,後來進行反覆測試後都是相同的結果,在此跟各位進行說明。


這邊可以看到 CPU 的平均溫度為 77 度、硬碟溫度則保持在 26 度(不過因為線型圖並沒有出現數值,所以僅供參考),散熱風扇的轉速平均落在 3413 轉。


當然也要進行散熱孔的溫度實測,先來測試一下環境的溫度約為 25.5 度。


待機時的散熱孔溫度則提升至約 31.3 度。


至於散熱孔所測得的最高溫度則為 57.8 度,沒有超過 58 度。


機身上主要較熱的區域大致上位於中央偏上的位置,並不影響使用時的感覺,由於搭載左右散熱風散與散熱孔配置,個人覺得整體的散熱效果也相當完善。


▲ 開機速度測試,從完全關機到開機能使用的時間為 12.6 秒,算是不錯的開機速度表現,另外在休眠回覆的時間也很快速,看來 SSD 固態硬碟幫了不少忙~~

【總結與心得】
由 ASUS 推出的全新 ROG G 系列筆電 G750JH,在機身外型設計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充滿高低起伏的線條配置與霸氣的雙散熱孔配置,如果你是不在乎筆電輕薄的使用者,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然這款產品被定位為筆電產品,那 4.8Kg 的機身身重量與接近 1Kg 專用變壓器的重量,也是值得列入考慮的範圍,當然個人是不建議當作通勤上班或上課用的筆電,沒有人願意每天背著快要 6Kg 的筆電去上班或上課,還得考量 17.3 吋超大型機身有沒有擺放的空間,不過如果當作家用或是固定場所用的筆電產品,就可以不用考慮到這兩點的需求。

G750JH 的外部硬體配置也可以算是相當完善,17.3 吋 FHD 真實解析度的 LED 螢幕,搭配防眩光的霧面塗層,提供不錯手感的按鍵設置,與支援手勢操作的觸控板,即使真的在玩遊戲時還是會使用更高階的電競滑鼠等周邊設備,但對於日常生活的使用上也算相當順手;完整的 I/O 端子埠則讓使用者不需要太過擔心裝置相容性的問題,甚至還搭載了擁有 10GB 傳輸速度的 Thunderbolt 連接埠,同時也可以支援 4K 電視或螢幕的畫面輸出,至於已經成為 ASUS 筆電的音效特色,在這款筆電上也特別在底部設置了重低音喇叭,實際的聆聽感受相當過癮,但夜深人靜時還是不要開得太大聲...

影響效能的硬體規格配置上,應該不用我多做說明,看上方的各項數據的測試結果應該就可以略知一二,總而言之,搭載四核心處理器、HDD + SSD 雙硬碟、16GB 內建記憶體、GTX 780M 等硬體配置,使用者就不需要擔心這款筆電的效能表現,如果真的要嚴格一點的話,則可以自行將記憶體升級至 32GB,另外再將 HDD 替換成 SSD 固態硬碟,就會有更佳的效能表現;最後還是要提提這款筆電個人覺得還可以再進步的地方,常規配置為藍光播放光碟機與搭載更高解析度螢幕是滿不錯的想法。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增加旗下觸控筆電的產品線,Lenovo 在近日推出全新 S 系列入門等級筆電,包含 S210、S400 與搭載觸控螢幕的 S500 Touch 共三款產品,S 系列筆電的機身外觀延續先前 U 系列 Ultrabook 筆電外型,這次要為各位測試的 S500 Touch 也承襲這一設計風格,當然還是有些微的不同,S500 Touch 搭載 15.6 吋 10 點觸控螢幕,但螢幕無法像 Yoga 系列可 360 度旋轉,同時也搭載支援杜比立體聲音效的立體聲喇叭,硬體規格部分搭載 Intel Core i5 系列低電壓處理器、最高 8GB 記憶體、500GB HDD 硬碟與最高 NVIDIA GeForce GT720M 獨立顯卡等配置,也呈現 Ultrabook 應有的硬體規格配置風貌,最後可拆卸式電池是 Ultrabook 較少見的設計,搭載 4Cell 充電式鋰電池並搭配 Lenovo 獨家的 Energy Management 電源管理應用程式,整體效能似乎也可以滿足一般使用上的需求。


跳過開箱作業直接來看筆電本體,標準的黑色配色則有一種沉穩感,但也少不了近來筆電常見的簡約風格設計。


金屬髮絲紋路設計也常見於筆電設計,圓弧型的機身線條則讓筆電看起來沒有太生硬的設計感。






機身前端並未搭載任何 I/O 端子,僅有電源指示燈與電量指示燈,左方白色光源為電源指示燈,在充電時電量指示燈則會出現橘色光源。


與螢幕上蓋不同,S500 Touch 採用淺灰色的配色,讓兩者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


右側機身配有 SD 記憶卡插槽、麥克風/耳機複合式音源插孔、兩組 USB 2.0 連接埠與黃色配色的電源連接埠。




左側機身則可看到 Lenovo 獨家設計的單鍵還原按鍵、散熱孔、RJ-45 有線網路連接埠、HDMI 端子與 USB 3.0 連接埠。


機身尾端則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充電式鋰電池,小型的機身轉軸對於整體設計也不會有太大的視覺影響。


由於這款 S500 Touch 為 Ultrabook 架構筆電,因此一體式的筆電底蓋也是標準設計。


這款筆電提供使用者可更換電池的拆卸式設計。




長型的充電式鋰電池採用標準 4-Cell 48Wh 電池容量,據官方規格表示最高可達 6 小時的使用時間。


打開螢幕上蓋可以看到鏡面配置的 15.6 吋螢幕。




雖說有 15.6 吋螢幕配置,但僅提供最高 1366 X 768 真實螢幕解析度,算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另外鏡面螢幕雖然容易反光,但 Lenovo 提供這款螢幕 10 點觸控功能,雖說螢幕上蓋不能 360 度旋轉,但也擁有平板電腦的操作體驗。


螢幕上方則配置有 720p HD 視訊鏡頭,左右兩側則有雙陣列式麥克風。


較罕見的這款螢幕的下方並未有 Windows 開始功能按鍵,但個人比較在意的還是螢幕上蓋與電池間的空隙,有人跟我一樣覺得空隙太大一點嗎?


機身內部則採用筆電標準配置,六列式鍵盤與獨立數字按鍵,下方則有觸控板配置。




電源啟閉按鍵設置在鍵盤左上角,同樣為白色光源配置。


Lenovo AccuType 鍵盤配有凹型按鍵設計,此外全尺寸孤島式鍵盤具備防潑水功能,較深的鍵程配置讓敲擊手感表現也不錯。


配置便於使用的獨立數字按鍵,不過連同四向操作按鍵在內,整體的按鍵顆粒設計較小,難免會有誤觸的情況發生。


實際測量主要按鍵顆粒的尺寸約為 15.5mm。


獨立數字按鍵的顆粒寬度則約為 13.4mm,兩者間有著 2.1mm 的落差。




左右兩側的置腕處為金屬霧面塗層,實際摸起來的感覺還算舒服,但會有一點冰涼感~~


與 15 吋機身不太成比例的觸控板,採用的仍是傳統觸控板設計,上方全平面式觸控板提供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功能,下方則為機械式左右按鍵,如果能配置成大型全平面式觸控板或許會比較好一點。


令人在意的機身重量部分,實際測量含電池的機身重量約為 2.42Kg,對男性使用者來說拿起來算是有一點重量,要長時間攜帶的話還是會感受到一點負擔。


機身厚度部分,前端未含橡膠防滑墊的厚度約為 21.6mm。


機身尾端不含防滑橡膠墊的厚度則約為 21.96mm,整體來說這款 S500 Touch 要稱得上是輕薄系列筆電確實有一點勉強,但以一款搭載 15.6 吋螢幕的筆電來說對於攜帶便利性上則有著中規中矩的表現。


專用變壓器為分離式纜線設計,變壓器上方也印有 Lenovo 品牌 Logo。


變壓器的輸入電壓為標準國際電壓配置,到哪一國只需考慮插頭規格問題,輸出電壓則為 20V/3.25A。


專用變壓器、電源纜線及插頭的重量約為 342g,也就是說當使用者要攜帶筆電與變壓器外出,總共需要帶著 2.762Kg 的重量移動。


CPU-Z 軟體中可以看到 S500 Touch 採用 Intel 第三代處理器,為雙核心四線程架構之 Intel Core i5-3337U 1.80GHz 低電壓處理器,搭配 3MB L3 快取記憶體。


主機板雖然無法偵測到型號,但可以知道採用的是 Ivy Bridge 晶片組。


8GB DDR3L 架構 1,600MHz 記憶體為這款筆電的最高配置。


CPU 處理器測試先來看到的是 CPUmark 99 測試軟體,測得處理器效能分數為 357 分。


Nuclearus Multi Core 處理器測試軟體所測得的分數為 10211 分,參考過去測試過的效能分數來說並不算高,來看看各別的效能表現,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4817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7729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12723 分。


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的速度測試如上圖所示,延遲速度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CrystalDiskInfo 可以看到 S500 Touch 所採用的硬碟為傳統 HDD,但為 SATA II 傳輸介面與 5,400RPM 的架構,這應該不用小編多做解釋了吧~~


CrystalDiskMark 的硬碟效能測試,平均的讀寫速度為 103.7/103.3 MB/s(讀取/寫入),不過在 4K QD32 測試模式下,整體的讀寫速度表現並不算太好,如果有大量資料傳輸需求的話,可以透過 USB 3.0 進行傳輸來彌補整體傳輸速度的不足。


ATTO Disk Benchmark 硬碟效能測試,平均讀寫速度為 107589/98328 MB/s(讀取/寫入),兩者測試的結果其實差不多,僅在寫入速度上有所差異。


CPU-Z 先看到的是 Intel 內建的 HD 4000 顯示晶片組,是說自從第四代處理器換了內顯晶片後,就很少看到 HD 4000 這組顯示晶片了~~


另外還內建搭配 2GB DDR3 獨立記憶體的 NVIDIA GeForce GT 720M 顯示卡,為新一代 GT 700M 系列顯卡中屬於入門等級的產品。


CINEBENCH R10 測試軟體得到 OpenGL 圖形效能分數為 4700 分,額外測試的 CPU 處理器效能,單核心效能分數為 3102 分、多核心效能分數則為 6540 分。


CINEBENCH R11.5 OpenGL 圖形效能為 21.71 FPS,在相同系統中的效能分數並不算突出。


另外也額外測試 CPU 處理器的效能為 1.78PTS,從相同系統來看也不算太好的表現。




3DMARK 圖形遊戲效能測試結果中,也可以明顯看出這款筆電接近入門與中階效能表現。




從兩項 Extreme 測試模式更可以看出,GT 720M 顯卡要應付高階遊戲或圖形處理可能會有很大的負擔。


接著來看看 3DMARK 11 與 3DMARK VANTAGE 兩款測試軟體,在各項測試模式的結果,3DMARK 11 Entry 測試模式:1660 分。


3DMARK 11 Performance 測試模式:987 分。


3DMARK 11 Extreme 測試模式:313 分。


3DMARK VANTAGE Entry 測試模式:10849 分。


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測試模式:3189 分。


3DMARK VANTAGE High 測試模式:2170 分。


3DMARK VANTAGE Extreme 測試模式:1466 分。


遊戲效能測試部分,先看到 Final Fatasy XIV 遊戲效能測試軟體,在 1360 X 768 螢幕解析度下,調整至 Medium 遊戲特效設定環境,得到 HIGH 效能等級與 3525 分的分數。


相同的螢幕解析度下,將遊戲特效調整至 High 模式,得到 Standard 效能等級與 2056 分。


設定至 Maximum 遊戲特效環境下,僅得到 Slightly Low 的遊戲效能等級評鑑與 1584 分的效能分數。


Unigine Heaven DX11 Benchmark 遊戲效能測試,測試環境為 1366 X 768 全螢幕模式,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


最後所測得的遊戲效能分數為 227 分,平均僅得到 9.0 FPS 的成績。


在惡靈古堡六的遊戲測試軟體中,首先我先開啟 1360 X 768 全螢幕,並將反鋸齒模式與垂直同步關閉,所測得的遊戲效能分數為 1422 分,評鑑為 RANK C。


接著在同樣的測試設定下,將螢幕解析度調整至 1280 X 768 全螢幕,但測試的結果與上方幾乎相同,為 1440 分、RANK C 的測試結果。


在 1366 X 768 全螢幕解析度,關閉垂直同步與反鋸齒模式,所測得的效能結果為 11455 分、RANK A 及平均 79.26FPS 的成績,看來要完全發揮顯卡效能,特效可不能開太高啊~~


接著在同樣的測試環境下,將反鋸齒模式開啟至 4xAA 模式,整體的效能分數幾乎減半,6771 分、RANK C 與平均 49.57FPS 的表現,證明上述的小小結論。


與上方相同的測試設定,將螢幕解析度調整至 1280 X 768 全螢幕,測試結果有稍微提升一點,6866 分、RANK B 與平均 50.66FPS 的結果,如果發現遊戲有點延遲的情況,就試著將螢幕解析度調低,會讓整體遊戲跑得比較順暢一點。


在進行遊戲效能測試時,我也實際體驗一下機身溫度的變化,當然左側機身的色熱孔溫度是最高,不過以機身來看大約在中央位置式溫度較高的區域,兩側置腕處的溫度變化倒是不大,對使用舒適度來說沒有太的影響。


綜合效能分數方面,先來看 Windows 8 體驗指數,除了圖形效能與硬碟表現較不突出外,其它的效能表現算是不錯。


CrystalMark 2004R3 所測得的綜合效能分數為 129748 分,同樣可以看到在硬碟與圖形效能表現較不突出。


PCMARK 7 的效能測試分數為 2585 分。


PCMARK 8 Work 測試模式:4189 分。


PCMARK 8 HOME 測試模式:2549 分。


PCMARK 8 Creative 測試模式:2358 分。


電池續航力測試之前,先將電源管理模式設定致平衡模式,並將螢幕亮度調整至中央值 50,並將 Wi-Fi 開啟並常駐,在這個測試環境下進行續航力測試。


Powermark 電池續航力測試,平衡測試模式(文書、上網與多媒體播放):2 小時 57 分鐘。


▲ 開機速度測試由完全關機到開機可以使用的時間約為 18.8 秒鐘,嚴格上來說並不算快速的開機速度表現,或許是因為硬碟配置的關係吧~~



最後來看看這款筆電提供的特別功能,首先要介紹的是 Energy Management 電源管理軟體,分為電源計劃、電池管理與智慧型省電三大選單。




不看左右兩個選單設置,中央的電池管理還可細分為三個小細項,分別為電池使用情境設置、電池計量器重新設置與電池資訊。


S500 Touch 還額外提供 IDT Audio Manager 音效管理模式,音量部分可分為喇叭音量調整與麥克風音量調整。


在聆聽體驗選單中,其實就是音效模式設定,軟體提供相當多音效模式供使用者使用,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各音頻的調整。


一旁的設定選單則可以進行內建喇叭或外接音樂播放裝置的測試。


另外也可以針對錄音進行優化的設定。


最後在進階設定選單中,則可以開啟電源管理功能與啟動 Windows 聲音控制面板。


Windows 聲音控制面板就是內建的聲音管理程式。


當然這款筆電所支援的 Dolby Advanced Audio 杜比音效軟體,也有設置在筆電內,如果習慣這套軟體的使用者可以輕鬆使用。

【總結與心得】
來跟各位分享一下測試與使用的心得,身為入門等級機種的 S500 Touch,擁有簡潔流線的機身外觀設計,由於採用 Ultrabook 筆電架構,在機身厚度上也盡量壓在 21mm 上下,但配置 15.6 吋螢幕的情況下,機身重量部分就無法像 13 吋筆電一樣輕巧,以 2.42Kg 的機身重量來說,其實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搭載 10 點觸控的觸控螢幕,讓使用者多了一份平板電腦的使用體驗,但可惜的是螢幕無法翻轉,不然就能更有使用平板電腦的 Fu~~觸控的靈敏度與順暢度都相當不錯,因為這款筆電的鍵盤並未配置鍵盤背光,在較暗的環境使用時,可以考慮直接用觸控的方式操作,按鍵部分則維持 Lenovo 筆電手感極佳的鍵盤配置,加上獨立數字按鍵一起使用,也算是相當方便的設計。

S500 Touch 在效能部分的表現,由於原本就定位在入門等級筆電,因此似乎也不能太過於嚴苛,i5 低電壓處理器與 8GB 的記憶體配置,讓整體效能並不至於太差,即便僅配置入門等級的 GT 720M 顯示卡,對於有圖形處理與玩遊戲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有算是提供額外的效能表現,更能增加更多的使用情境,整體效能較不突出的部分,就要屬於硬碟效能,傳統 HDD 硬碟不提的話,SATA II 加上 5400RPM 則是讓人批判也提不起太大的力氣,最起碼使用個混合式硬碟也能讓效能表現加一點分數,這個部分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雖然有 15.6 吋的大螢幕,另外也搭配不錯的音效表現,但 1366 X 768 的最高螢幕解析度確實讓人倒退了幾步,雖說是入門等級的機種,但 HD 的螢幕解析度在大螢幕上的表現,畫質表現確實不太細緻,要讓人想要看一部高畫質電影的動力也減少許多,最起碼也配置 HD+ 螢幕解析度,看起來也比較舒服一點,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是因為顯卡等級不夠強大,所以配置這樣的解析度也能減輕顯卡的負擔,這樣想是不是有好一點呢?總而言之,S500 Touch 能應付文書、上網與影音播放的一般性需求,遊戲與圖形運算部分,則無法應付中高階等級需求的軟體,可拆卸充電式鋰電池設計,對於實測的續航力表現也有一定的幫助。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HON 應宏,一個來自台灣的國產品牌,曾獲得 COMPUTEX TAIPEI design & innovation awards 2012 設計獎項,BLADE 13 是旗下最新的輕薄筆電,13" 螢幕、1.2 kg 重量、128GB SSD,都是 INHON 應宏 BLADE 13 的特色之一;黑色外盒上面有 INHON 的 logo,光從盒子來看,辨識度就很高了。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台灣方面有消息指出,微軟通過降價促銷清理Surface平板庫存,為下一代Surface平板做準備,而後者將會在10月份發布。因為10月前後有蘋果新款平板與Intel 2合1設備,Surface平板需要有吸引人的售價。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urocom在日前推出了一款超強移動工作站,具體型號為Panther 4.0,堪稱是目前世界上配置最強的產品之一。
具體配置方面,Panther 4.0可選擇六核心十二線程的Intel Core i7-3970X處理器或者最高八核心十六線程的Intel Xeon E5-2600系列處理器,提供了兩個MXM 3.0b插槽,支持雙路圖形卡,單卡最高TDP為100W,可選NVIDIA Quadro K5000M、K3000M和K2000M,內存插槽則提供了四個,單插槽支持的最大容量為8GB,最高支持32GB DDR3-1600MHz內存。

此外它還提供了四個硬盤位,最高能夠支持四塊SATA 6Gbps硬盤,結合HGST最新的5K1500(1.5TB)的話,其最大磁盤容量可以達到6TB,當然用戶也可以選配1TB 5400轉或者1TB 7200轉的硬盤,SSD方面則可選容量100/200/400/480/600/800GB的Intel S3500/3700​​系列產品,支持RAID 0/1/5/10。

Panther 4.0搭載了一塊17.3英寸1080p顯示屏,機身尺寸達到了419x286x57.9~62.1mm,重5.5kg,在移動工作站中絕對屬於龐然大物級別的產品。

Eurocom並沒有公佈該產品的上市日期及具體售價,但從配置方面來看它絕對不是一般開發者能用得起的。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規格高檔的17吋大型遊戲筆電,俐落線條更帥氣!

即便產業趨勢快速往輕便易攜的方向靠攏,但因為遊戲電競的需求,在大尺寸筆電型號仍舊是有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7579

文章標籤

新竹 廣宇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